1988年出生的何輝,2009年11月來到東莞保安公司做押運工作。高中畢業后,他只身前往上海,干起了倉庫管理工作。“我在上海呆了兩年,由于自身文化知識的欠缺,生存壓力很大。”何輝說,“后來在父母的建議下,我回到家鄉,應聘押運員工作。”最終,何輝順利通過了一系列考核,成為一名押運員。
何輝認識到,無論在哪里,都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,需要不斷學習。“我比較喜歡看名人傳記,因為我喜歡他們的智慧和膽識。”何輝說道。
何輝告訴記者,通過對名人傳記的閱讀,能夠使自己變得更加勇敢。“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,總會遇到許多的問題和困難,如果選擇一味地逃避,就會一事無成。”何輝說,“無淪是偉人還是文學大豪,亦或是其他領域的佼佼者,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,那就是有韌性,能堅持。”
在東莞保安公司做押運工作已將近6年,何輝從一開始的不熟悉,到現在變成了老員工,一路走來,遇到了不少困惑和難題。“工作中,總是會有一些困惑的,當你的智慧不足以解決你的問題時,人就變得迷茫。”何輝說,“公司經常組織我們學習培訓,給我們作思想引導。此外,大家也會主動去學習,不斷提升自身素質。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本領,才能更好地面對工作和生活。”
諶科,2010年來到東莞保安公司,現在是一名司機兼車長。工作之余,諶科喜歡看書,“我喜歡看一些文學性的書籍,例如莫言的小說,余秋雨的散文等。莫言的文章很接地氣,是鄉土文化的代表,余秋雨的散文質樸腴厚、激進深邃,讓人回味無窮。”雖說工作時間長,但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,只要愿意擠,總還是有的。
諶科最近正在讀余秋雨的《文化苦旅》,‘《文化苦旅》在一定意義上講是一部集歷史文學于一身的著作。我在讀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歷史在呻吟,在傾訴,作者只不過通過他手中的筆把它表現了出來,他在告訴我們,我們的民族文化在慢慢消亡。”
余秋雨說:“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,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,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。”正因如此,諶科總是提醒自己,要加強自我學習。“有人說《文化苦旅》中,那一字一字,是旅行的腳印,深淺不一,在他所描述的秀麗絕美風光之后,是對民族、對歷史、對生命的探討。”諶科說,“空閑之余,在基地閱覽室翻閱書籍,享受知識的樂趣,是我最快樂的時候。”
(友情提示:本站有些文章來源于互聯網,版權歸原創者所有;我們尊重原創。如有侵權請速告知我們小編,我們編輯人員將立即刪除;小編電話:13662500290(微信同號)QQ:2091435259;郵箱:2091435259@qq.com;)